(相关资料图)
融资担保行业因素急剧增加,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当下,随着经济发展,多元化融资需求的增加,融资担保企业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能力和作用日益增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下对2023年融资担保行业现状分析。
2023-2028年中国融资担保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深圳市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在保余额2289.62亿元,其中,融资性担保业务在保余额1570.42亿元,非融资性担保业务在保余额719.20亿元。
融资担保行业目前正处于转型思考时期,民营融资担保公司目前市场上所剩无几,有的也大部分打着担保公司的旗号作投融资项目业务,真正能为中小企业民营实体经济服务的公司寥如晨星,严重偏离了国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缓解实体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初衷,整个融自担保行业面临深刻的考验,要么转型成为市场所需要的综合性融资担保服务机构,要么沦为一般的投融资中介机构。现从五大市场状况来分析2023年融资担保行业现状。
1、资本实力差,抗风险能力低。
众所周知,融资担保行业是一个对资本金高度依赖的行业,资本金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其业务规模的大小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强弱。以河南为例,截止到2011年6月,河南省I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首批初审合格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名单,河南省第一批共计246家担保机构经营资格经过初审合格,注册资本均在3000万元以上。这246家公司数量不到河南担保公司数量的一个零头,而众多中小担保公司没有被审核通过的原因就是资金达不到要求。
2、经营管理不规范。
目前部分担保公司脱离主业违法经营,还有部分公司是打着担保的名义,实为高息揽存或发放高利贷从事与担保无关的高风险业务,资本金过度流动,管理粗放。这些违法业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2008年河南省拨付8.5亿元资金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此后三年时间,当地担保公司的数量在大量的民间资本借贷的促进下达到数千家,同时也出现了虚假注资、高息吸储、违规放贷、超额担保等问题。
3、风险意识差。
目前很多中小规模担保公司并未建立起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主观判断,实际运作中不按规定要求提取风险准备金。担保业务没有完善的再担保机制来规避风险,缺乏后续资金补充。实际操作中,不按规定执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的规定,增加了风险。
4、银行与担保公司利益风险共担机制不健全。
目前,担保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合作银行往往只要求权利而不肯承担义务,即要求担保机构承担100%的风险,而且要求的保证方式通常也是坚持有利于自身的保证方式,这样做,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双方长期的合作发展。
5、担保人才比较匮乏。
由于融资担保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因此担保行业需要具有担保专业知识和信贷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实现担保业务的设计和开发、担保风险的控制。但目前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绝大多数仅具有公司财务从业经验,复合型人才极少。这种从业素质显然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给公司的担保业务带来人为风险。
融资担保行业推动力度逐渐加大,我国融资担保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现下,融资担保体系作为银企之间的重要契合点,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再担保体系作为融资担保的补充手段,对促进担保业的发展也有着莫大的作用。现在两个体系互相交集,互相影响,也有着一些不足。